数字兰台融红色基因千年文脉启时代新篇——市档案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5-06-09 09:33 来源:仙桃日报
字号:

兰台传后世,鉴古照千秋。兰台,古时档案典藏之处,后世档案工作者常以“兰台人”自称。

在仙桃,有这样一群默默坚守的“兰台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档案收集到编号归档,从创新管理到数字赋能,细致入微地收藏起城市发展脉搏、社会变迁轨迹、民生冷暖温度。

走进市档案馆库房,一件件档案宛如一座灯塔,记录所来,照亮前路。当指尖触及承载着时代记忆的档案时,耳畔仿佛回响起时间长河的潺潺水声——

仙桃有1500多年建制历史,自古被誉为“文化之乡”“状元之乡”,走出了陈友谅、李之龙、张难先等一批历史风云人物,王利明、雷军等一批行业精英翘楚,更拥有5位奥运冠军、8枚奥运金牌的辉煌成就。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仙桃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蕴藏于丰富的档案史志,为“兰台人”坚定档案文化自信、提升仙桃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底气和动力。

近年来,市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推进档案史志工作高质量发展。

紧扣主题主线,落实档案史志政治责任

市档案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常态化抓好“第一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调查研究重要论述,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三力”。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为目标,全面查找违纪风险点并整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精准开展资政研究服务。重点围绕“沔水仙鳝鳝行天下”等主题,与市委党校调研专班撰写《一条鳝何以游成“一条龙”》《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发展决策提供参考,编撰《沔阳明清进士考略》《档案里的沔阳撤县设市始末》等专题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围绕支点建设,扎实做好重点领域档案工作。完成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专题档案的接收进馆。指导并验收市北坝泵站、市三水厂管网延伸改造、华润电力仙桃公司燃煤机组工程等重点领域、重大工程档案归集工作。开展鄂湘赣区域县市志书交换,累计交换志书200余本。

深化党员先锋岗、示范责任区创建,组织开展点亮微心愿、党员民生实事承诺、向村社区送政策送温暖等服务活动,引导党员立足本职、促进发展、服务群众,党员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200余人次。

夯实基础建设,提升档案业务水平

2024年以来,市档案馆着力构建多元化馆藏资源体系。完成第一批馆藏122万件民生档案目录及全文数字化,并投入查询应用。

市档案馆组建档案开放鉴定攻坚专班,采取“人工+智能”方式,完成1990年—1999年文书档案开放审核,累计审核档案11998卷、197376件,开放64341件。

广泛开展档案征集,接收扶贫档案11096盒,23个市直单位、街道、乡镇到期文书档案3769盒、52451件,会计档案249卷,照片档案28册1538张,人事专业档案60盒。征集沔阳雕花剪纸、沙湖贝雕、疫情防控档案20件,接受社会捐赠藏品139件、电子古籍图书28TB、红色邮品100件。

强化业务规范指导,制发《关于开展机关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修订审查工作的通知》,并组建专班指导全市档案“三合一”制度修订审查。与市主题教育办联合行文《关于做好主题教育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汛期档案工作的通知》。督促各档案服务企业提交年度档案服务经营情况表,为各地各单位提供线上线下业务咨询60余次。

提升现代化服务效能,加速推进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民生档案查询利用一网通办、一键通查、一站快办、一证通查“四个一”服务,打破档案利用的地域限制,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群众查档节省时间和路程。

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方式,开通查档“绿色通道”,公布档案查询电话,利用“一网通办”、鄂汇办 APP等多种线上查档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查询服务,年均接待查档利用5000余次,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市档案馆档案查询利用大厅先后获得“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凝聚史志资源,推进工作提质扩面

市档案馆精心编研史志书籍,完成《中国共产党仙桃(沔阳)简史》《仙桃年鉴》等。成立宣讲团,全市宣讲《红色土地、英雄人民——仙桃(沔阳)革命史概要》20余场,掀起学习仙桃(沔阳)地方史的热潮。

深度参与红色场馆建设,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沔阳苏区历史陈列馆提供沔阳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各类文字资料30余万字,图片200余幅,并全程参与大纲审核、展板修订、多媒体及雕塑方案审定。2024年9月,湘鄂西、湘鄂渝黔革命老区第八次联席会议在我市召开,陈列馆丰富的史料、精准的细节让与会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为加强对史志资源的挖掘利用,市档案馆联合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制作《红色丰碑——仙桃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册》,依托红色档案建成“九合垸·记忆”沔阳工农革命军第五军军史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沔阳苏区历史陈列馆,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示范点。

通过精心筛选展陈内容,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实物等方式,打造集展览、陈列、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红色资源沉浸式展陈体系,建成“记忆·仙桃”档案史志展厅,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每年度做好“三鉴”编写上报工作,完成《湖北年鉴》(仙桃篇)和《武汉城市圈年鉴》(仙桃篇)的编纂工作,做好《仙桃年鉴》的编纂及出版工作。

深化多元融合,加强档案史志文化宣传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直观展示仙桃市自1994年列为省直管市后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市档案馆深挖史志资源,联系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图片资料,精选出230余张图片,制作成40块展板,生动展现仙桃市列为省直管市30周年的大事要事、荣誉榜单、城市发展、农村巨变、特色产业、人文风貌等。

和市妇联联合举办“传承优良家风 弘扬新风正气”巡回展览,分为“习语论家风”“大爱系家国”“清风润家园”三个栏目,用40块展板和近百张图片,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好家风引领好风气,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为充分发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市档案馆积极组织“红领巾走进档案馆”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开展宣讲、打卡活动。引领少先队员们走进档案馆,参观档案史志综合展陈馆,感受在党的领导下仙桃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领悟档案史志工作见证历史的重要意义。

“兰台人”的使命,是让城市记忆永不褪色,让历史智慧照亮未来。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交汇点,围绕市委“聚力建支点、奋进两千亿、勇当排头兵”的目标,市档案馆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强化政治引领,推进结构优化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构建绝对可靠的档案安全体系,推进更高质量的史志编研工作,为仙桃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坚实的档案史志力量。(记者 张钰

编辑:张  岂

责编:胡平安

审核:肖艳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