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草木绣春光。
绿色,是春天最温柔的底色,也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定“聚力建支点、奋进两千亿、勇当排头兵”目标任务,以“绿美仙桃”为目标,以“百村万树”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仙桃,绘就了一幅林水融城、绿树繁花的美丽画卷。
25.2%的林木覆盖率,见证着仙桃全域国土绿化6年蜕变之路,奏响了高质量发展主旋“绿”;41.02%的城区绿化覆盖率,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有茵,共享生态福祉。仙桃绿色家底的不断增厚,生态承载力的不断增强,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装上了永不衰竭的“绿色引擎”。
党政领衔 全域植绿扩绿
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树添绿正当时。2月21日,市委书记孙道军,市委副书记、市长熊享涛,与200多名干部群众一道,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栽下一棵棵池杉,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履行与春天的“绿色约定”。
从城市到镇村,从党政机关到企业学校,从团体到个人,全市各类植树活动相继举行,展开着一场春日里的绿色接力。
3月12日,全国第47个植树节当日。仙桃市民之家旁义务植树点,数百名绿色使者亲手栽下一株株桂花、银杏、池杉苗,让原本光秃秃的空地树影婆娑,在和煦的春风中散发出勃勃生机。
树木植入土,生态理念植于新。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创新植树方式,连续两年采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开展植树活动,20万余人次通过造林、抚育、管护等方式履责,携手共添“新”绿、全民共建家园,美丽仙桃建设渐入佳境。
眼下,油菜花渐渐褪去金黄的绸衣,麦田翻涌着青翠的波浪。新绿从田埂蔓延到城市,梧桐、香樟、银杏等行道树竞相舒展,交织成翠绿的穹顶。公园里,樱花刚落,紫藤又开,淡紫色的花穗挂满长廊,如流苏般轻轻摆动,空气中弥漫着甜软的味道,一幅生机盎然的绿美画卷徐徐铺展。
仙桃地处平原湖区,六田三水一分城,造林空间“先天不足”。如何破解无地造林难题?
全域推进、应绿尽绿。把城区“五河四湖”纳入造林主战场,全面建设生态防护林和农田林网,构建武汉西翼生态屏障。持续开展“绿满仙桃三年行动计划”,共栽植各类苗木600多万株,相当于造林9万亩,年年超额完成省委下达的造林任务。
深挖潜力,见缝插绿。在村民居住红线范围内,大力实施“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五边”(田边、公路边、沟渠边、镇村边、景区边)绿化。仅2024年,栽植各类苗木200多万株,折合造林面积约3.5万亩。目前,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21项主要指标已全部达到要求,为平原湖区绿化提供仙桃方案、打造仙桃样本。
健全机制,厚植根基。仙桃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工作机制,市委书记与市长双总林长,高位推动林长制改革;750名市镇村三级林长扛责上肩、巡林履职,深入调查研究解难点,实现“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良好局面。
精雕细琢 全面提质美颜
4月3日,百余名园林工人对沔州大道进行“精致改造”。根据设计方案,这里将调整灌木布局、疏剪乔木枝条、补种裸露地被,并配以时令花卉点缀。
这是今年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重点打造的8条绿美示范路段之一。接下来,29条城区主干道,沔阳公园、流潭公园、前通河公园等10个小游园节点将逐一开展绿化提质,新增综合性功能与特色景观,引入季节性观赏植物,营造一季一景、四季多彩、宜人舒适的公园城市环境。
从“绿满提量”到“绿美提质”,仙桃城市绿化已悄然进入2.0时代。
前几天,位于城郊的樱花大道火了:一团团、一簇簇樱花缀满了枝条,恣意绽放,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打卡拍照。再过一段时间,沔街绵延1000米的月季花墙将再次火爆朋友圈。
把园林做成园艺,把作品做成精品,仙桃精雕细琢造景,打造“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诗意栖息地,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大力实施绿美万树村建设行动、绿美廊道提升行动和城市绿化提质行动,让森林资源增量、生态增效、景观增色。
仙桃黄鳝产业通道、仙西旅游通道、高新区工业通道将打造四季开花、生机盎然的鲜花盛景。沪渝高速、随岳高速、318国道等国省道交通干线两侧实施绿化提质,形成绿色长廊;东荆河、汉江仙桃沿线两岸增加花果树,与邻近的村落、景区、小微湿地和旅游目的地等串珠成链,构建防护功能齐备、景观层次丰富、色彩搭配和谐的百里花廊、百里果廊、百里景廊。
一路一景一特色,一园一品一主题,尽显仙桃园林之美。沔街小游园、老文化宫游园相继获评“全省最美口袋公园”。全市涌现出15个省级森林城镇、森林乡村,54个“万树村”,100多处城乡公园游园,实现了“绿满仙桃”到“绿美仙桃”的精彩跨越。
绿色福祉 全民共建共享
连日来,在西流河、彭场、长埫口等地,一辆辆满载桂花、大叶女贞等各类免费苗木的货车直达镇村服务点,为当地村民送去一片新绿。
植树造林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仙桃扩绿提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兴业与利民,让更多的生态红利托起群众满满的幸福。
免费送苗下乡。在仙桃广袤农村房前屋后、“金边银角”,点点新绿将村庄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姿。“优选桃树、橘树等经济果树与速生意杨搭配,兼顾生态效益与农户增收。”张沟镇绿化村村干部说,今年通过清洁家园建成2万平方米美丽庭院,已栽种1000棵经济果树,既打造出“推窗见绿、移步赏景”的生态空间,又形成了“方寸之间产金出银”的特色经济,实现了环境美化与产业增收双赢。
发力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名贵花草业、林产加工等“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美了生态,富了口袋。今年,将以赵西垸林场为重点,推广种植林下药材、林下果蔬,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赋新“公园+”模式。沔州森林公园焕新升级豆豆糖主题乐园,仙湖公园全湖亮化,青年公园搭建平台空间,流潭公园全新亮相增设多龄段健身场地,沔东湿地公园实现帐篷露营、聚会娱乐的“自由”……通过不断放大公园服务功能,增设体育运动、文化民俗、商业休闲等新场景,在惠民生、创场景、营业态等方面下足功夫,多元化满足市民群众需求,让“20分钟公园效应”名副其实。
严打涉林违法。探索“林长+检察长”“林长+法院院长”“林长+警长”工作机制,坚决遏制和查处涉林违法行为,携手共护美丽仙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存量正在逐步释放经济增量。2024年仙桃GDP突破1100亿元大关,达到1125.13亿元,实现百亿增量目标。赛迪百强排位提升至第54位,8年上升32个名次,这是生态涵养的“回报”,也是绿色发展的“馈赠”。
以生态美促产业兴、百姓富,仙桃向绿而行,依绿而兴,步履铿锵。(记者 邓一凡 晴霄 刘贤双 邓娟 陈亚东)
编辑:张 岂
责编:胡平安
审核:肖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