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公里,是“60后”跑步爱好者张辉银给自己定下的跑步里程。2024年12月28日上午,汉江堤顶绿道,一抹亮蓝色身影尤为抢眼。张辉银步姿轻快,刚跑了一个来回,仍意犹未尽。
“在城区到处跑,以前经常在仙下河,现在就爱在家门口这条绿道上跑。”家住锦江国际小区的张辉银,为新修的汉江堤顶绿道赞不绝口。如今,他出个门就能一脚踏进绿道。
诗意生活近在咫尺。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加速推进绿道建设,蜿蜒延伸的绿道犹如绿色“毛细血管”,构筑广阔绿色生活空间。
畅游全市208.18公里的城乡绿道,满目皆绿、一步一景,可望可及、可感可触。
“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自然”。2024年,我市已完成城乡绿道建设54.18公里,城区新增12条绿道,乡镇完成20条绿道,超额达成目标。
如今,在仙桃城区每1万人就拥有绿道长度1.72公里。顺沿河流、衔接公园、延深街区,串联起一处处城市中的“绿色宝地”,打造出一条条群众身边的“幸福道”。
出门见“绿”,处处是景。因地制宜加快建设绿道、口袋游园、综合性公园,塑造家门口触手可及的“绿色空间”,推广“绿道+公园+商圈+街区”体系化改造模式,串起一座幸福城,让生活更美好。
出门3分钟,高中生刘选和姐姐刘格手持乒乓球拍,直奔前不久入选的全省“最美口袋公园”——老文化宫游园。恰逢周末放假,这处宝藏“口袋公园”成为姐弟俩常来打卡之处。
“环境大变样,每天都要来。”建设街社区居民赵国成也爱来这里,他牵着绳遛狗,分享惊喜变化。
年轻人在篮球场上驰骋,孩子们在儿童乐园嬉戏,老人们在平坦舒适的步道上漫步……全新开放的老文化宫游园,满足多龄化需求,为周围上万户居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兜起满满“微幸福”。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目前,全市拥有100多个口袋公园,“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愿景成实景。城市街巷里的“小角落”焕发出新生机,家门口的“小口袋”正映照着生活“小幸福”。
漫步仙桃,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绣出城市方寸之美。抓住“一老一小”重点人群需求,更多功能齐全、风景宜人的绿地空间正在形成。
滑行、跳跃、翻转……技巧性动作、连贯性操作,一气呵成。冬日暖阳下,汉江奥运公园轮滑广场的碗池内,一群少儿滑板爱好者自由飞驰。
去年12月初,公园新开了一家滑板专卖店。外地老板兰野泽看中公园潜在发展价值,慕名前来开设门店。“最高峰有4位教练授课,目前试课人数还蛮多。”他说。
创新探索“公园+”,创造更多可能。不断放大公园服务功能,增设体育运动、文化民俗、商业休闲等新场景,在惠民生、创场景、营业态等方面下足功夫,多元化满足市民群众需求。
沔州森林公园焕新升级豆豆糖主题乐园,仙湖公园全湖亮化,青年公园搭建平台空间,流潭公园全新亮相增设多龄段健身场地,沔东湿地公园实现帐篷露营、聚会娱乐的“自由”……放眼全市,城市公园的主题功能愈加鲜明。
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透露,将积极推进绿地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让城区29条主干道与公园游园自然连接,绿随路建、树随路植、花伴人行,抬抬脚就能抵达身边“最美的美景”。
城市河湖相连、绿廊相嵌、城景相融,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缓缓舒展。(记者 罗婉婷)
5月1日
汉江奥运公园开园。作为汉江仙桃段综合整治工程之一,是集生态修复、休闲观光、运动健身的综合型滨江公园,成为市民前往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处。
6月1日
市青年公园开园。作为我市首个可逛、可赏、可拍、可食、可玩的复合型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打造党群阵地、青创舞台、轻创街区、运动专区等青年活动场所。
9月
杜湖运动公园开园。打造南城“水上客厅”,杜湖运动公园总占地面积18.86万平方米,公园内设有球类运动场6个,覆盖周边人群近10万人,让更多市民享受家门口健身的快乐。
10月
位于仙下河的气象岛生态公园正式开园。建成以日晷为主题的科普广场、亲水平台步道、音乐喷泉以及多彩运动跑道等设施,是集休闲和科普于一体的生态游园。
12月
仙桃市老文化宫游园入选湖北省2024年度“最美口袋公园”。老文化宫游园位于老城区中心地段,占地面积8651.72平方米。2024年建成开园后,成为老城区居民爱去的日常休憩和锻炼场所。
编辑:张 岂
责编:胡平安
审核:肖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