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12月份“仙桃好人榜”

发布时间:2021-12-30 16:32 来源:仙桃日报、中共仙桃市委文明办
字号:

孝老爱亲:3人

杜小珍 龙华山街道办事处黄荆小区社区居民

认识她的人都对她赞誉有加,称她是坚强能干、风风火火的“女汉子”。但诸多美誉的背后,是她多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8年前,公公确诊为肺癌晚期,靠吃药维持生命,婆婆年老体弱干不了重活,家中大小事多由她操持。天有不测风云,丈夫突然中风瘫痪,生活的重担彻底落在了她的身上。杜小珍清楚地记得为丈夫求医看病的点滴。“当时他高烧不退,在ICU住了20多天,”这一次住院治疗,杜小珍陪护了9个月。等到能回家时,她早被折腾得面容憔悴。好景不长,2019年丈夫又发脑溢血,经历开颅手术后,大脑损伤过度,失去了说话能力。面对昔日一米八的大高个卧病不起、瘫痪失语的现实,她一如既往地围在床前病榻,端茶喂饭,翻身擦洗,不离不弃陪伴了3千多个日夜。这么多年来,在她的照顾下,丈夫没有生过褥疮,房间里也没有异味。杜小珍用勤快的双手,把家里照顾的温馨舒适。


何艳娟 干河街道办事处西河村村民

2015年婆婆被诊断出肺病,公公也患上了冠心病。为了治病,公婆辗转多家医院,治疗费高达十几万,加上两个孩子的学费,经济的压力让他们决定创业。2016年,经过考察,投资数万元,种植20亩藕带。由于没有经验,选择请人帮助种植藕带,这让本就不多的利润更加微薄,只能满足夫妻二人的日常开支,父母的医疗费仍旧没有着落。2017年10月母亲去世,2018年5月父亲去世。接连的打击,她丈夫心中那根紧绷的弦,断了。随后经市残疾人联合会评定,丈夫为精神残疾三级。短短几年,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但她没有放弃。一面照顾生病的丈夫和两个年幼的儿女,一面操持家里的鱼池。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养殖产业慢慢走上正轨。此时丈夫经过治疗,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病情也逐渐稳定。何艳娟一家在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通过养殖小龙虾和农闲打工收入,2020年家庭收入超过了10万元,她望着眼前的波光粼粼,笑着说:“今后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赵琴丽 胡场镇上麻村村医

夫妇恩爱和睦,家庭和谐,与公公婆婆关系处理的极为融洽,总是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丈夫为了生活长年在外打工,每次寄钱回来她都当面拿出一部分交给了公婆。她还常对公婆说:“你们不要舍不得花钱,想买啥就买,多吃点好的,把自己身体照顾好。”她是村里医生,为了不耽误工作,每天起早摸黑做事,尽可能腾出时间来照顾公公婆婆,抽出时间陪他们说话散心。她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更是邻居的好帮手,邻居眼中的女强人。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无偿帮忙。谁家盖房子缺少人手她也主动去帮助做饭。村里红白喜事,她总是跑前跑后全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当邻里乡亲身患重疾,她都会及时去探望,伸出援助之手。赵琴丽是平凡的,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她却是周围远近闻名的一个好人。



助人为乐:3人

嵇家会 郑场镇马王村村民

市烟草局毛嘴市场部客户经理,中共党员。2019年秋天的一个晚上,马王村有位留守老人因肠胃炎引起腹痛,家人不在身边,疼痛难忍之时拨通了他的电话。虽然是深夜,他毫不犹豫地起床,立即开车送老人到医院。办手续、垫付药费、上手术台一直忙到凌晨4点,当病人亲属赶到时,因送院及时抢救,已脱离危险。后来,病人孩子回来感谢他时,他婉言谢绝。病人女儿说:远亲真的不如近邻呀。2021年8月27日,在镇政府下达防汛通知后,他主动请战,上堤防洪,坚守了一天一夜。28日,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作为党员,带头和大家一起巡守大堤。十多天的轮回值守,没有叫苦叫累,而且还关心照顾年纪大的村民,主动提出值守夜班,常自费为守堤村民买水、买早餐,从不计个人得失,他用实践行动诠释了“乐于助人”的真义。


陈雄 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

中共党员。自加入张富清志愿服务老兵突击队后,坚持每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在2020年防汛排涝救灾中,打桩筑堤、垒实泥袋,阻挡洪水。烈日炎炎,他劳累得几近晕倒,衣服上没有一块地方是干的,他仍坚持扛运泥袋。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参与卡口值守,上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排查外来人员,为居民提供代买代购服务。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5次共献血1800ML。在社区治理中,当居民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都主动为居民排忧解难。得知何李社区一位老人,由于下水道堵塞,导致生活不便。他便主动上门解决问题,当把下水道疏通的时候,他的手指被划破了一道小口,鲜血直流。他却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又是志愿者,这点事情是我应该做的,您有什么困难可随时找我。”虽然他脱下了军装,但他没有褪去意志,始终以军人无私奉献的本色投入到服务社会的行列,深受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潘元静 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志愿者,中共党员

湖北新鑫无纺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新冠肺炎来袭,接到复工复产供应防护物资的指令,她顾不上个人安危“逆行”出门。面对疫情阻隔、交通不畅、工人不够、原料不足的困难,拼着一股狠劲扩大产能、支援前线,带领新鑫前后三次转产。原本将为国外客户备货储存的隔离衣、防护服全部投放防疫一线,还向武汉武警部队、市工商联、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捐赠价值32万多元的防护用品。潘元静和新鑫的战“疫”保供事迹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人民日报、湖北电视台、湖北日报、仙桃日报等中央级、省市级媒体报道。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也给新鑫发来感谢信致谢。2021年8月,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她联系到五十余家仙桃市青年企业家募捐9.7万元物资第一时间分发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助力我市疫情防控工作。



见义勇为:1人

肖艳英 湖北银泰仙桃商城大厦有限公司员工

2021年7月1日下午5点左右,华山里社区人民商场宿舍四楼,60多岁的居民杜奶奶突然发现空气开关着火了,一下子慌了,不知所措,一直大喊“着火了”。住在二楼的肖艳英听到呼救声,急忙走到家门口,循声发现四楼的情况,立刻喊出既是邻居又是仙商同事,直奔一楼的社区微型消防站。发现门锁着,不容多想,也忘记自己穿着拖鞋的肖艳英,一脚踹开玻璃门,拿出两个灭火器火速跑到四楼。此时,火势已经变大,两人顾不上被烟呛到,沉着冷静地打开灭火器装置,对着火源进行灭火。火被扑灭了,肖艳英才发现自己的手在流血。“可能是拿灭火器被玻璃划伤的吧!跟能及时灭火相比,这不值一提。”“我们这里大多数都是老人,不是这两位姑娘及时出手灭火,后果不堪设想,真的很感谢她们。”杜奶奶感慨道。


诚实守信:1人

长埫口镇个体户。在大福街上经营一家电器店,诚信经营不仅是严把电器产品出售质量关,还要把诚信贯穿到经营服务的全过程。从事电器经营近20年,他从来没有因服务、产品质量、假冒伪劣等问题受到任何一起投诉,切实做好诚信品牌,打响诚信名牌。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个“特殊”顾客,这位顾客曾在店里购买了一台冰箱,而这台冰箱已经使用了八年多时间,现在需要维修,只是维修费很高。在路贤标眼里,只要是在他店里买的,无论过了多久,他都要竭尽全力去帮助顾客解决困难,才能对得起“诚信”二字。他从顾客角度出发,与厂家售后多次协调沟通,最终让顾客只花50元就解决了问题。他说:“电器是耐用品,做电器生意不能离店既出,恕不退换,要对消费者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诚信经营才是自己最有力的招牌。”


敬业奉献:2人

倪体容 沔城回族镇财政所会计

自2018年7月进入沔城财政所,工作以来,她一直兢兢业业,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去年疫情暴发封城时,她正好在单位值班,就此以单位为家忙“抗疫”,整整50多天才回家。今年疫情来袭,她第一时间以“有经验”为由向领导申请,下沉九贺门正街一带居民最密集地段做疫情防控宣传排查。丈夫因疫情防控被紧急抽调到本镇邵沈渡村参与疫情防控。他们的女儿看到忙碌的父母,也主动请缨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中,每天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科学防控疫情,并协助居委会进行摸排、值守等。其家庭在抗疫的先进事迹于2021年8月13日在《仙桃日报》上刊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为全所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

黄海侠 市沔阳小学教师

岁月无痕,细数芳华,她登上教坛已经十八年了。她说:十八年的教学生涯让人颇多感悟,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她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墨守甘于奉献的初心,不忘默默耕耘的誓言。2016年春季,沔阳小学启动“千人诵诗文”活动,她自主编撰教材,带领全校语文教师,每周一三五早晨组织全校学生齐诵经典,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千人诵诗文”已成为学校的主打文化品牌。2018年暑假,还沉浸在假期当中的她,接到学校的通知,沔阳小学受邀参加市“推普周启动仪式节目展演”活动,临时接到任务,时间紧迫。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白天要照顾小孩,只有利用晚上马不停蹄地找素材写剧本,熬了两个晚上终于构思好了整个节目流程。开学后利用中午午休和晚托时间组织学生全力以赴排节目,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节目展演效果良好。她的付出也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被评为沔阳小学年度“优秀教师”。2019年她先后获得“仙桃市教学新秀”“仙桃市教学能手”的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