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1378025/2021-32658 | 信息类别: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杨林尾镇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19-11-11 |
标 题: | 杨林尾镇人民政府2019年工作总结 | ||
文 号: | 无 | 效力状态: | 有效 |
今年以来,我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正确带领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镇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1.项目引领,镇域经济运行平稳。今年以来,我镇把推进项目强镇、抓好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旋律。截至目前,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19次,成功落户5个项目,亿发防护、湖北旺吕、楚煜食品、永发渔业4个项目均已开工。1-10月我镇规上工业产值10.75亿元,同比增长17.65%,全年预计可达到13.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51亿元,增长14.2%,全年预计可完成12.5亿元,占任务118%;税收完成1436万元,占年度任务79.2%;外贸出口1055万美金,减少11%,全年预计可完成1350万美元,占任务74%。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
2.因地制宜,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从农业大镇迈向农业强镇,必须做好土地流转这篇大文章。今年,以湖北清峰农业有限公司和元平虾稻套养合作社为代表,全镇流转土地5万亩发展虾稻养殖。龙台村引进湖北永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200亩,发展千亩大湖生态养殖。从事鮰鱼、黄颡鱼、鳜鱼、泥鳅和四大家鱼养殖,并与浙江湖洲浔味堂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水产品销售合同,预计年收获成鱼1.5万吨,创产值1.28亿元。现已完成土方工程60%。目前,壕口村正在洽谈一家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整村土地流转,有望近期签约。
3.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完成产业通道建设基础工程。全镇拟定建设天合垸中心路等10条产业通道,全长71公里。目前,已完成产业通道建设土方工程已完成,正在完善入库相关手续。二是渔桥泵站建设顺利进行。目前,已完成泵站混凝土结构工程和土方回填工程。三是联合垸东荆河通道工程顺利进行。目前已完成桥梁桩基础和北岸桥墩承台等,累计完成工程量429.5万元,工程进度完成15.3%。四是完成泵站维修与堤防整险加固工程。更新改造官垱、鲫鱼湖、盘滩等泵站,投资28.8万元。重建天合垸代桥闸,维修天合垸低水闸等6处穿堤建筑物;对官垱泵站出水口整险加固,天合垸大堤团结堤段填坑加培,代桥堤段加高培厚。
4.综合施策,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一是规划打造环鲫鱼湖美丽乡村建设起步示范区。先行打造公路沿线示范村,辐射带动最大周边效应。二是完成造林绿化工作任务。春季完成绿化造林6686亩,75.067株。5月中旬检查验收,成活率均在90%以上。三是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全镇规模养殖31家,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65%,综合利用率达72%。受非洲猪瘟影响,我镇现有5家养猪场空笼。四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三合村、兴隆村、五丰村等村为示范村,每村投入近100万元做好人居环境整治。目前,已初具规模。龙台村、代桥村、白字村已经完成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即将启动美丽乡村工程建设。
5.精准发力,全面完成脱贫任务。2019年,我镇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完成531户1353人脱贫计划,围绕“五通五有五万元”出列标准,龙台村拟脱贫出列;围绕“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标准,每村建成一个标准化精准扶贫工作室,每村设立一个室外公开栏,每户落实一个资料包;围绕“五级书记遍访行动”的总要求,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遍访贫困户40%以上;围绕“固定扶贫日”活动,扎实开展贫困户“五讲五送”,贫困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围绕产业扶贫助推精准脱贫,带动848户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率为58%,有效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
6.分类化解,确保安全稳定大局。针对两会、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武汉军运会等敏感时期建立重点信访稳控机制,提前介入,分类化解。对全镇的信访老户和涉军人员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千方百计寻找突破口,化解解决一批;从生活需求等方面入手,与上访老户进行交流,交流感化一批;对重复上访、无理缠访人员,严厉处置,依法打击一批;在重要时间节点,安排专人结对包保重点人员,聚力稳控一批。今年全镇受理各项信访事项共计162件223人,对比同期减少23 起。其中群访13例,重访22例,缠访4例,到市访71例,进京访7例8人次,化解积案11起。
二、存在问题
在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础设施薄弱,因对上争取力度不大,村级自筹困难,基础设施对比其他兄弟乡镇仍有差距;二是招商引资转化成效不佳,因交通比较偏远,南有东荆河形成天然阻隔,多个在谈项目选择落户其他乡镇;三是农业经营主体多而小,核心竞争力和特色品牌培育不够,没有全市叫得响的品牌。四是美丽乡村建设滞后,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村“等靠要”思想严重。五是信访维稳形势不容乐观,长访缠访现象增多,信访不信法问题突出,部分村干部矛盾纠纷处理不及时。
三、2020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2020年,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高举城乡融合发展大旗,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实施“农业强镇、魅力新镇、平安乡镇”等争创工程,全力推进“沔南胜景”“多彩杨林”建设。
1.着力推进项目焕发新活力。一是强工业。调动全镇干群招商积极性,形成全民招商良好氛围,力争2020年引进3-5家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二是兴农业。大力扶持金福瑞生态农业、樱芝蓝生物科技、惠德中药材、清峰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澳虾、中华鳖、果味甘蔗、“霸王红”桃、“稻+X”综合种养五大板块,打造叫得响的品牌。三是促融合。全力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东方日升、清峰农业、永发渔业农业采摘、旅游、体验、科普示范基地。
2.着力补齐短板实现新提升。一是抓好村级“四好公路”建设,重点完成70公里产业通道建设。二是以高标准农田创建为契机,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三是抓好乡村振兴项目实施,重点完成渔桥泵站、联合垸北支通道、林华集贸市场及银河路产业通道建设。
3.着力推进民生取得新进展。一是建美乡村。以“三清三拆三整”为统领,打造环共塘公路、解杨公路、白沙公路、向永公路的乡村振兴起步区,全面推进“村平万株”造林绿化工程。二是扮靓城镇,以完善游园绿化,升级改造银河大道,打造泵站游园景观节点为抓手,建设精致秀美的小城镇。三是决战脱贫。通过产业扶贫、社会兜底等扶贫方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没有返贫现象出现。
4.着力改进作风形成新常态。一是以城市客厅为载体,打造廉政文化广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二是以马口、三合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为突破口,打造白沙公路沿线党建示范带,抓实基层党建“十全十美”。三是以提升干部作风为目标,强化镇村两级干部整训,培养一批嗷嗷叫的“狮子型”干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