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杨林尾镇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索 引 号: 011378025/2024-24456 信息类别: 其他
发布机构: 杨林尾镇委员会 发文日期: 2024-06-14
标 题: 杨林尾镇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文 号: 效力状态: 有效
杨林尾镇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4-06-14 17:03 来源:杨林尾镇镇西村民委员会

今年以来,杨林尾镇紧紧围绕全市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总要求,聚焦打造“精美水产制品名镇”的功能定位,坚持“工业强镇、农业兴镇、农旅活镇”的总体思路不动摇,全力以赴拼发展,对标竞进创一流,努力把杨林尾镇建成高效水产养殖示范镇、预制菜加工先行镇、群众高品质生活样板镇,力争在东荆河现代农业示范区中争当首位、争作示范、争先发展。现将相关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聚焦流域治理,夯实发展“主根基”

1.严守水安全。全力做好东荆河整治一期项目、高标项目的协调保障,争取东荆河整治二期项目,重点加强民垸堤防维护、涵闸泵站除险、河道沟渠疏挖等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保护圈,提升全域防汛抗旱和生态补水能力。

2.严管水环境。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以垃圾分类、造林绿化、恶臭水体治理、畜禽污染、秸秆禁烧、厕所革命、河湖长制、禁捕退捕等工作为抓手,扎实开展“五清二改”清洁行动,改善人居环境,确保全域河清水畅,全面打造生态水网先导区。

3.用好水资源。着眼“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统筹用好水资源,大力引育绿色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永发渔业、富喻水产等合作社做好国家级合作社创建工作,打响区域品牌,努力实现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转变,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

二、聚焦工业强镇,锻造经济“硬实力”

1.招大引强,培植发展后劲。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的理念,围绕鱼农、太二农业、健飞农业等现有水产加工企业,以商招商,加快招引投资元渔夫等过亿元企业3-5家以上落户杨林尾,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链条式布局,加快推动优势产业延伸高端链条、放大品牌效应。

2.培优壮强,延伸产业链条。以大立容器为核心,继续支持传统制造业扩规发展,建设容器产业园,让容器产业实现裂变式增长,成为杨利尾支柱企业;针对侨光石化、杨林尾三服厂等历史遗留资产,招引相关企业进行盘活,让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

3.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保障。牢固树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理念,认真做好拓创机械、太二农业、健飞农业、11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服务工作,着力解决企业生产建设中的土地、水、电、矛盾纠纷等问题争取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完工、建成项目早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聚焦农业兴镇,激发产业“新引擎”

1.强化“产业链”,做优一产。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以老桩垸特种水产养殖合作社为重点,打造江汉平原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大闸蟹种苗殖基地;以联合垸为核心,创建万亩优质稻基地;以湖北绿蔬公司为龙头,发展万亩蔬菜基地,蔬菜种植加工一体化发展;以太二农业为支撑,打造10000亩加州鲈鱼、桂花鱼养殖示范区;以永发渔业为龙头,打造越洲湖10000亩叉尾鮰、黄骨鱼等优质水产品核心区全力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推进现代农业效益倍增。

2.延伸“加工链”,做强二产。以打造现代水产加工园区为抓手,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新技术等对农特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包装升级,支持太二农业、鱼农水产、健飞农业等龙头企业建设水产品预制菜深加工基地,鼓励富喻水产发展甲鱼深加工,不断增强“市场—合作社—农户”“生产—企业—销售”利益联结作用,助推传统农业跑出“加速度”。

3.提升“价值链”,激活三产。遵循“农旅结合、以旅促农、农旅互动”发展思路,通过开办“油菜花节”“丰收节”等活动,发展联合垸万亩“油菜花海”观光游、绿色果蔬“采摘游”、兴隆村永生花制作“体验游”等乡村旅游,让一二三产业之间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价值链延伸、产业扩展和农民增收。

四、聚焦美丽城镇,绘就乡村“新画卷”

1.补短板,强基础。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突破点切入,大力实施道路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以复兴小集镇建设、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整体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以精细化补强擦亮城乡底色。

2.强康养,优民生。全面推进民生建设,以复兴卫生院重建为契机,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打造镇医疗服务次中心;以兴隆村百成养老院为依托,探索打造村级康养中心;完善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等设施,建设舒适便捷、全域覆盖、层级叠加的镇村生活圈体系,不断提升公共基础服务,创建良好生活环境。

3.抓整治,创文明。持续开展文明村、文明镇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集镇沿线乱堆放、乱搭建、广告牌、污水沟、毁绿开荒等问题整治行动,做好杨林尾集镇和复兴、冯家口小集镇管护工作,以规范化长效管护机制为保障,整体提升城乡发展品质。

五、聚焦共同缔造,谱写治理“新篇章”

1.全面完善治理机制。不断完善“镇党委+村党支部+湾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持续优化完善“百事办”“一说一解”“村民来说事”等治理机制,推进小问题、小争吵、小纠纷等矛盾在湾组化解,重点打造镇西村、塘咀村等基层治理示范点,带动形成基层治理示范集群。

2.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完善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有效路径,推进矛盾化解、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3.全域安全底线全面压实16个专委会责任,常态化开展燃气、防溺水、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限期整改督办,坚决遏制事故发生,全域守牢安全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仙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仙桃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承办

鄂公网安备 42900402000120号鄂ICP备06003809号政府网站标识码:4290040001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