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九合垸原种场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索 引 号: 011378025/2020-03414 信息类别: 其他
发布机构: 仙桃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7-12-31
标 题: 九合垸原种场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文 号: 效力状态: 有效
九合垸原种场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12-31 15:18 来源:九合垸原种场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影响,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有序发展,全场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呈现出发展加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一、2017年工作总结

元至10月,全场实际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6113万元;入库税收623.7万元(其中国税532万元,地税91.7万元),实际完成86.7 %;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同比增长50%。

1、农旅项目多点开花。一是九合兰园生态休闲农业项目。九合兰园是一家培育高品质蝴蝶兰花、金线莲、铁皮石斛等为主的高效农业企业。占地面积350亩,投资5000万元,建设台湾风情休闲观光农庄。目前,已经建成共计1万平方米的3座智能温棚。正在建设内容包括生态玻璃餐厅、生态停车场、文化娱乐、活动会展、实践体验和科普教育展示厅等。二是湖北京久庄园项目。2017年新征地400亩,初步打造乡村赏花游项目和婚纱外景摄影基地。以薰衣草、玫瑰赏花观光为主题,配套建设果蔬采摘园、农耕体验园、沙滩浴场、水上乐园等娱乐休闲项目。三是湖北简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1.5亿元,建设厂房5万平米,新上中央食堂净菜加工线,速冻食品加工线,蔬菜粉添加类生产线,酱腌菜生产线,玉米汁、冬瓜汁饮料生产线,高低温冷库等项目,是我市第一家对接资本市场的农业企业。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扶持壮大九原春天农业专业合作社、九合兰园公司,极力培育壮大市场经营主体,促进支柱产业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西兰花、瓜果、种子、苗木、花卉为支撑的主导产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西瓜—西兰花菜”种植面积达8000亩,西瓜1000亩。订单农业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仅西兰花菜一项,每年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建设大豆、玉米等制种基地4000亩、试验基地150亩,同时在全省各县市推广优质春大豆(鄂豆7号、鄂豆8号等)面积已经达10万亩,销售种子达120多万斤,户平年增收近800元,湖北仙桃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站今年的大豆、玉米喜获丰收;大棚蔬菜、苗木、花卉也稳步发展,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400亩、苗圃1000亩。

3、集镇功能大幅提升。筹资近500万元对三条主要街道九原路、建设路、新河路全面进行改造升级,重点提升集镇亮化、美化,着重打造小游园建设。主要包括,配套完善了下水道、路灯、路牙、人行道步砖、门面硬化等工程,同时栽种绿化苗木800株,安装路灯60盏。对京久路、工业路4.5公里的道路进行了硬化,集镇“三横两纵”的格局已形成;绿化、亮化、竿线规范等全面配套跟进,投入资金30万元亮化、美化旅游通道,新安装路灯85盏;集镇沿线栽种香樟、红叶石榄800棵;安放花箱100个;统一制作广告牌30个强化集镇环卫管理,环卫工由原来的2名增加到12名,按每2户居民配备一个垃圾桶,实行全天候、全覆盖清扫保洁,对集镇的“三乱”现象实行专项整治,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条十里紫薇长廊,简约大方、水乡特色的旅游小镇初步彰显。

4、民生工程强力推进。一年来,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共筹措资金500万元,投入到全场基础设施建设中。一是实现通村公路全覆盖;二是实现产业通道大升级,本着先急后缓原则,铺设碎石路32公里,硬化田间道路12公里,切实解决西兰花菜产业运输问题;三是实施农田给排水功能,新建徐岭泵站一座,疏挖沟渠5.6公里,切实提升果蔬基地排灌能力;四是中心卫生室已落成营业;五是突出抓好环境治理、河道清洁、河岸美化不放松。

5、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切实政治责任,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一是抓制度,强管理。我们研究制定了《九合垸原种场机关管理制度》,该制度包括学习、考勤、廉政建设、工资考核、财务管理等制度,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干部责任,规范了干部行为,强化了协作能力,形成了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为了强化制度运行与监督,我们围绕“晒”字做文章,“晒”就是晒制度,晒政策,只要不是国家机密,凡是能公开的制度,都通过网站、上墙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进行了公开。二是抓班子,强队伍。针对分场(居委会)干部管理难的问题,年初场组织办与分场(居委会)干部签订了聘用合同,分场(居委会)干部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聘用,较好改变了出工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三是抓保障,促发展。加大基层组织建设经费投入,全面落实党建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议事”,2017年,投入100万元在一分场开展“420”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为群众提供4个大类、20个小类的服务。同时,加强分场值班的检查督办,确保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用的发挥。分场每年党建经费不少于2万元,分场党支部书记由机关干部兼任,分场副职干部待遇与机关干部一同发放,副职干部工资每人每年不少于1.5万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去一年,我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着一些问题,一是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原有的两家规上企业因种种原因关闭后,我场三大项目后劲足,前景看好,但项目进展缓慢,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效果不明显。二是农业结构模式不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我场虽然作出了些探索,但目前传统粗犷农业比重仍然过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农业相对滞后,农民不能从中获得较高的收入。三是体制不畅,缺少项目资金的扶持。多年来,受原种场体制制约,许多农业建设项目不能对口扶持,缺少与乡镇同等发展机制。四是建设资金短缺。由于我场不是建制镇,难以享受一些国家的项目扶持资金,如村庄环境连片整治资金、中心镇基础设施资金补助等。五是经济基础薄弱。因我场经济总量小,工业经济基本为零,致使场财政紧张,公益事业难办,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缺口较大。六是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由于体制原因,我场干部基本上从本地产生,无法在全市交流(除主要领导和极少数班子成员外)。干部学历偏低,工作经历单一,培养困难,甚至有的难以适应现有的干部管理方式和工作模式,加上干部年龄偏大(机关干部中50岁以上人员占72.5%),工作激情难以调动,管理相对困难。

  三、2018年工作计划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市相关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市委“打造水乡田园城市”战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实施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围绕“一个庄园两朵花”的产业格局,走出具有九原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道路。让九合垸环境更加优美、景区更具魅力、产业更具活力、村庄更加宜居、人民更加幸福。

1、践行协调理念,让农旅融合更加鲜明。我们将把发展“大农业”与促进“大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融合。随着西兰花产业在全场的普遍推广,我们将紧抓这一产业龙头,通过政府宣传引导,能人带动指导,合作社扶持利导,实现西兰花全域种植,全力打造富硒西兰花绿色品牌。“九原春天”、“楚苑”等果蔬专业合作社辐射半径已延伸至潜江、监利、公安、石首、总口农场等地。与此同时,果品、花卉、林木三大副产业板块也各具特色,各显其美。湖北简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入旅游元素,打造“工厂旅游”,让游客置身工厂规划设计的果蔬饮品和蔬菜深加工旅游体验区,可现场观摩中央食堂净菜加工线,速冻食品加工线,蔬菜粉添加类生产线,酱腌菜生产线,玉米汁、冬瓜汁生产线。

2、践行绿色理念,让生态环境更加靓丽。做水文章、绿文章,营造天蓝地绿水清新九原。一是着力完善好京久庄园。浓情玫瑰园,浪漫薰衣草,一花一世界,一景一情怀,休闲度假以湖光荷色、田园风光为依托,打造别墅商务区和地中海风情临水一条街,为游客真正提供修身养性之地。二是加快建设好“九合兰园”台湾休闲观光农业。九合兰园在种养模式引进工业理念,采用最先进的智能调控系统,自动调温,雾状喷水,游客穿梭其间可体验到鲜果采摘、文化娱乐、实践体验和休闲度假等无限乐趣。三是规划实施好京久综合文化广场。京久文化广场占地面积220亩,集休闲、运动、娱乐、餐饮、小商品聚集于一体,是一个“多元化、高档次”的综合文化场所。

3、践行共享理念,让城镇规划更加精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我们将继续按照荆楚派建筑白墙、灰瓦的风格,对全场沿街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对集镇商住户杆线进行全面规范整理,毛通线九合垸段配套栽种紫薇等高端绿化苗木万余株,坚持向农户免费提供果树、绿化苗木,彰显旅游农场特色;坚持主街道花箱苗木定期更换,保证四季常绿常艳;坚持主街道常年保洁,常年整洁;坚持主街道交通经常疏导,保畅通还路于民。将强力推进“一河两岸,绿色发展”战略,对幸福渠、中心渠两岸进行疏浚整理、景观营造、生态恢复、水质维护,力争将九原中心渠十里长廊打造成秀美水乡风光带,打造成集镇居民休闲怡情好去处。

4、践行民生理念,让惠民机制更加公平。我们将积极顺民意,强民生,让九合垸成为民之乐土,花之乐园。一是以清晨之问把好稳定关口建设。对待信访问题,我们采取集体接访、主动下访、领导陪访等形式,时刻紧绷维稳之弦,时刻警醒清晨之问,充分发挥各级干部作用,稳定群体对象,稳控上访牵头人,积极化解各类矛盾。二是以乡愁之忆把好环境关口建设。为让居民望得见绿,看得见水,记得见乡愁,我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实现各分场(居)生活垃圾和道路沿线垃圾全天候保洁,目前两个分场已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三是以人为本把好民生关口建设。我们将全力新建便民服务大厅,让百姓足不出户能享受到最便捷服务。四是以产业依托把好扶贫关口建设。我们将以西兰花产业为龙头,积极引导,扶持精准扶贫户实施产业扶贫,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生产生活资料补贴,减免相关费用,充分调动精准扶贫户种植积极性,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巩固脱贫成果。

5、践行发展理念,让红利释放更加直接。我们将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工作目标,结合九合垸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十件实事,让群众更加直接地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一是实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全覆盖;二是新建新河社区文化活动广场;三是实现安全引水工程全覆盖;四是深入持续加大整治养殖业污染;五是完成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六是建成两个示范性小游园;七是争取项目支持改善产业通道建设;八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以三大产业为龙头,加大市场经营主体培育,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九是完成集镇亮化、美化工程;十是完成沿幸福渠一河两岸景观带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仙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仙桃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承办

鄂公网安备 42900402000120号鄂ICP备06003809号政府网站标识码:4290040001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