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1378025/2022-14154 | 信息类别: | 财政 |
发布机构: | 郭河镇财政所 | 发文日期: | 2022-04-26 |
标 题: | 关于郭河镇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
文 号: | 无 | 效力状态: | 有效 |
各位代表:
受镇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提交郭河镇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各位列席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忠诚、依法、为民、竞进、阳光”五大理财思路,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资金监管,较好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2021年,全镇完成财政税收收入2272.8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6.94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2367.90万元,其中:1、固定财政体制补贴收入1710.10万元;2、税收分成收入303.51万元;3、结算补助收入270.57万元;4、调入资金83.72万元。
2021年,全镇完成财政支出2367.90 万元。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61.16万元;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8.16万元;3、城乡社区支出119.12万元; 4、农林水支出506.93万元; 5、支持中小企业支出2.53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从2021年财税工作情况来看,主要抓了以下三点:
1、加强收入征管,夯实地方财力。财税部门始终将做大做厚“财政蛋糕”作为最重要的职责使命,全力以赴组织收入。财政与税务部门加强联系,对重点财源税源加大了监管和征收力度,确保税收不流失,保证了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有效实现了财政平衡。
2、落实惠农政策,维护群众利益。一是严格落实惠农政策,确保发放到位。2021年我们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150多万元,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政策问题60多起,解答群众政策疑惑50多笔。二是严格农民负担控管,确保负担不反弹。严格按市农民负担监管办公室批复的各项负担项目、标准、金额,分解落实到农户,统一填写监督卡,并将监督卡发放群众手中。三是严格落实村级化债,助力乡村振兴。自2021年4月全市化解村级债务工作会议召开后,按照市化解村级债务的工作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多措并举化解村级债务。郭河镇村级锁定债务是3450万元,36个村全部完成2021年度市级化债目标。村级化解债务1741万元,化债率50.46%,做到科学合理,有序推进,保证各个时间节点债务化解数据清零。
3、强化监督检查,提升财政监督效能。当前,落实资金监督管理尤为重要。在扶贫资金管理方面,我所组织5个专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2016-2021财政扶贫资金共104笔,金额1699万元的分配、使用及报账手续进行了全面自查和监督检查。对2021年25个扶贫项目进行现场查看,对每一处都拍照留施工前后的影像资料。查看项目建设、资金额度、群众反响及产生的社会绩效等。在乡村振兴资金管理方面,根据上级文件规定,从统一制定拨付流程、表格和报账清单入手,按照程序和手续及时拨付资金6581万元。在村级“三资”管理方面。为确保我镇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对全镇37个村(居)进行村级换届财务审计工作。通过换届审计,清理村级资产资源发包合同652份,标的额949万元,规范合同份数229份(其中:规范到期合同196份、口头合同33份)。清理村级资产6900万元,重点清查近三年村干部任职期间新增资产212笔,金额1600万元。
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2年,我们按照厉行节约、稳中求进、全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优化结构的原则编制了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现提请审议:
2022年,市级下达我镇财政税收工作目标265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5万元。预计我镇完成财政税收目标为4000万元,对比市级目标任务增加1344万元,增长率33.6%。财政预算总收入4800万元,其中:1、固定财政体制补贴收入1700万元;2、税收分成收入600万元;3、结算补助收入400万元;4、调入资金2100万元。
2022年,全镇财政预算总支出4800万元。其中: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00万元;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00万元;3、城乡社区支出1500万元;4、农林水支出700万元; 5、招商引资及工业平台支出30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为了确保2022年全镇经济稳定增长,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实现,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坚持发展至上,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加强与重点企业的联系沟通,提供政策指导和扶持,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通过加强税源分析预测,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和风险管理,加大纳税评估力度,细化落实堵漏增收措施等,切实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加强总部经济引税,拓宽税源。
2、坚持民生为先,集中财力促“三保”。在“三保”预算安排上,全力以赴,做实做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新增项目支出,克服财政收支矛盾,及时足额落实各类民生惠农政策 。
3、坚持规范管理,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认真贯彻落实《预算法》和《监督法》,牢固树立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理念,强化财政各项管理和监督。二是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管控“三公”经费等公务支出。三是继续加强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严格公务卡结算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四是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主体责任,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五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按照明确责任、规范管理、疏堵结合、防范风险、公开透明的管理原则,严格管控新增债务。
各位代表,使命呼唤担当,责任催人奋进,我们将不断改进和提升财政服务水平和能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笃行的工作作风,为建设“中国水产名镇”贡献财政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