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仙桃市环境监测站切实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将质量管理贯穿于环境监测全过程,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有效,为全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站内各项管理制度,如实验室内务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监测流程等管理制度等。完善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根据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组织管理专班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技术表格等管理文件进行重新改版,并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开展监测工作,确保新的质量体系管理文件正常运行,为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制定《2024年业务学习培训计划》,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来学、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环境监测业务学习。组织全站人员对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改版后体系文件进行专题培训,邀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执法与应急监测室刘雄副主任作专题授课,不断提高监测人员监测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是狠抓日常监督,夯实质量管理。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及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制定2024年质量管理计划,包括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期间核查、仪器检定等,并按照计划逐项落实,确保质量管理取得实效。加强日常监督,组织质量监督员、内审员等质量管理人员,不定期对环境监测质量进行检查和抽查,及时发现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问题整改落实,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规范。
四是强化设备管理,确保仪器正常。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完善仪器维护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对全站仪器登记造册,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委托计量检定机构对所有仪器设备开展检定、校准,保证所有仪器设备正常运行,为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规范监测流程,严把质量审核。严格按照环境监测采样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法标准要求,落实到环境监测每一个环节,包括样品采集、保存、运输、交接、实验室分析、报告编制与报送等,确保环境监测全过程规范。加强监测数据审核,压实各级环境监测人员工作责任,根据人员职责分工,牢固树立“谁签字、谁负责”的观念,切实承担起审核把关的主体责任,对照标准和要求,严格质量审核,层层把关,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